以生態循環農業 三力 破題 繪就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圖景?因地製宜發展案例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靳民通訊員 常小箭)近日,陝西省農業生態環保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全省2個地級市、4個區縣分別代表農業環保不同領域進行了典型發言和交流。西安市農技中心聚焦 綠色循環 生態賦能 的主題發言獲得熱烈反響。通過科技創新突破、模式集成創新、主體培育賦能“三力驅動”,走出一條具有西安特色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之路,為全省農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西安樣本”。
市農技中心聯合西安工程大學組建專家團隊,針對林果枝廢棄物腐熟周期長、傳統堆肥附加值低等行業痛點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創新研發的高效腐熟菌劑使腐解周期縮短至 15-20 天,發酵效率提升30%;“生物+分子膜”等智能發酵設備的應用,實現農業廢棄物向有機肥的高效轉化,節本增效達30%左右。這些技術突破不僅破解了農業麵源汙染治理難題,同時實現示範區化肥農藥使用量降低20%-30%,畝節本增效超千元。
通過“技術研究、示範推廣、標準建設”三位一體推進,先後集成五大生態循環技術模式。其中“農業廢棄物‘生物 + 分子膜’菌劑協同發酵技術”,“設施蔬菜秸稈原位還田技術模式” 被列為全省生態環保類主推技術,累計建成生態循環試驗示範基地50餘個,示範麵積突破2000畝,相關技術獲省級農推獎1項,獲批立項省、市地方標準5項,2個示範基地分別被授予省級“農業綠色低碳示範基地”、“生態果園示範基地”稱號,實現了農業綠色低碳轉型從理論到實踐的質的飛躍。
市農技中心把生態農場培育作為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采取“因地製宜、特色發展、以點帶麵”的方式,創新構建“技術研發—示範推廣—服務指導—品牌創建”全鏈條技術服務體係,建立“國家—省—市”三級培育體係,累計培育國家級生態農場4家、省級13家,儲備市級主體30餘家,總數量位居全省第一。通過定製化技術服務、精準化項目投放、常態化培訓指導,形成“企業主導 + 技術支撐 + 政策保障”的培育模式。其中鄠益美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典型做法納入全國生態農場典型案例,其生態農產品在全國生態日進行展銷,農產品溢價達30%以上;中三博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我省生態農場代表亮相中德農業周,彰顯 西安模式 國際、國內影響力。
如今的西安,生態循環農業已形成“點上示範、線上延伸、麵上輻射”的發展格局。從秦嶺腳下的生態果園到渭河沿岸的生態農場,從都市農業園區到鄉村振興示範村,綠色循環理念正加速轉化為產業競爭力。
下一步,市農技中心將持續錨定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圍繞農業生態循環關鍵技術,農業固碳減排技術模式,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方麵開展深入研究,著力構建“主體小循環、園區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的全域發展格局,努力在全市農業綠色轉型中展現更大擔當。
聲明:本網站尊重並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黄色麻豆视频网站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黄色麻豆视频网站,黄色麻豆视频网站會及時刪除。吃瓜網郵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郵箱謝謝!
舉報郵箱:yuzhibolangz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