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4年董事長離任、明星基金經理出走6000億景順長城人事震蕩2025年6月16日
李進曾在“華能係”深耕30餘年,自2020年9月起出任景順長城董事長,在其帶領下,公司管理規模已從2020年末的不到4000億元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6143.57億元。不過,2022年至2024年,景順長城已連續三年營收、淨利潤下滑。
據“財聯社”報道,景順長城下一任董事長人選仍將出自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集團”)。
根據Wind數據,鮑無可所管產品年化回報15.29%,近2年、近3年表現較好,分別為15.54%、42.12%,盤點主動權益基金經理長期業績表現,能做到年化10%以上的非常少見,這也是他在離職前後受到較多關注的原因。
管理規模超過6000億的景順長城,近期麵臨管理層與核心投研團隊人才流失的雙重考驗,引發市場對其穩定性和未來業績的擔憂。
景順長城成立於2003年6月,是經中國證監會批準設立的國內首家中美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由景順資產與長城證券聯合開灤集團和實德集團共同發起設立,其中景順資產和長城證券各持有49%股份。
而長城證券的控股股東為華能資本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資本”),實際控製人為華能集團。此次卸任的景順長城董事長李進,也曾長期在“華能係”工作。
履曆顯示,李進出生於1966年4月,畢業於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保險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正高級經濟師。從業經曆顯示,他是一位金融老將,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
1989年至1994年,李進在中國科技財務公司工作,隨後30餘年均在“華能係”任職,曾任中國華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黨組成員,華能資本副總經理、總經理、副董事長、黨委書記等職。
根據Wind數據梳理景順長城近四年業績表現,2021年公司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45.2億元、14.02億元,同比均增長超過70%。
管理規模方麵,2021年末,景順長城規模躋身5000億之列。2022年、2023年經曆了連續兩年規模下降,2024年末終於恢複增長,最終以5903億的規模收官。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管理的基金規模站在6000億的新台階,達6143.57億元。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指出,“國有企業製度下,如果未到規定任期限製或年齡限製,那麽調任大概率是和業績表現不佳、未達到國企考核要求有關。如果業績表現與個人經營能力高度相關,那麽換人可能帶來新的機會,如果是市場係統性原因,換人的效果可能就不突出。”
履曆顯示,康樂擁有經濟學碩士背景,曾任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員、組合管理部投資經理、國際業務部投資經理,景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市場銷售部經理、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銷售交易部副總經理。2011年加入景順長城基金,2017年起擔任總經理。
而對於備受關注的景順長城下一任的董事長,據“財聯社”報道,人選仍將出自華能集團。這一安排延續了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來的傳統——此前五任董事長均由這家能源巨頭輸送。
華能集團創立於1985年,注冊資本349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包括電源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金融、煤炭、交通運輸、新能源等。從金融布局來看,華能集團旗下華能資本已構築起涵蓋證券、保險、信托、公募、期貨等在內的全牌照金融版圖。
沈萌認為,景順長城新董事長人選的使命,短期應該是改善公司經營表現,中長期則是配合母公司的整體戰略發展需要。
5月17日,景順長城一口氣發布8隻產品變更基金經理的公告,基金經理鮑無可卸任了全部產品。公開資料顯示,鮑無可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工學碩士,2008年至2009年,曾任平安證券研究所行業研究員。
2009年12月,鮑無可進入景順長城,離職前已經進入公司超過15年,曆任研究部研究員、高級研究員,2014年6月開始擔任基金經理,還是公司股票投資部執行總監,期間積累了豐富的投研與管理經驗,也是市場上少有的對A股和港股均有涉獵的基金經理。
鮑無可管理基金年限超10年,年化收益超10%,是業內備受矚目的“雙十”基金經理。投資風格上,淡化擇時,換手率低,持股周期長,是景順長城基金內部培養出的“價值投資標杆”。
此次鮑無可卸任的8隻產品規模曾於2024年二季度達到峰值,達271.86億元,任期回報率374.75%、最近5年最大收益率94.31%、最大回撤僅11.31%,波動、回撤均優於90%以上的同類產品,因此在業內名聲大噪。
4月12日,景順長城價值穩進三年定開、景順長城國企價值、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景順長城價值發現等4隻基金,分別增聘劉蘇、鄒立虎、張仲維、王勇4人與鮑無可共同管理。
僅兩周後的4月26日,景順長城價值邊際、景順長城價值領航兩年持有公告增聘了劉蘇;景順長城能源基建、景順長城價值驅動一年持有增聘鄒立虎,二人均與鮑無可共管。
對此,沈萌認為,部分投資者會將基金經理作為基金選擇的主要參考條件,所以這部分投資者更容易因為基金經理離職而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但這對其他對基金經理並不敏感的投資者影響有限,而基金業績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並非基金經理這個單一條件。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則稱,新、老基金經理可否實現有效銜接,將會影響基金淨值表現,如果不能實現有效銜接,或者後續基金淨值表現不佳,可能會引發部分贖回壓力。
針對新的基金經理單獨管理後,公司可能會采取哪些措施保障鮑無可曾管理的基金實現平穩運作,海南縱帆私募基金經理王兆江稱,“當明星基金經理離職後,其所管產品可以選擇經驗豐富的新任基金經理接管產品,在過渡期保持策略的穩定性;其次,做好投資者的溝通,穩定投資者的情緒和決策,讓投資者充分信任新任基金經理的產品運作能力。”
沈萌稱,基金公司為保證基金運營平穩,應將精力重點放在那些對基金經理人選敏感的大客戶上,以新的人選方案穩定這些投資者的信心。
“從基金公司的角度分析,一般會尋找與前一位基金經理投資風格相近,或者長期跟蹤接觸前一位基金經理的人擔任新的基金經理,從投資能力、資曆等因素進行篩選”。郭施亮分析稱。
實際上,早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鮑無可管理的基金規模和業績持續滑坡。Wind數據顯示,近一年以來,鮑無可管理的多數產品淨值下跌,近一年回報率為-2.13%,低於滬深300的6.83%。代表性產品景順長城能源基建在9個月時間累計僅上漲1.81%,同樣跑輸業績比較基準和滬深300指數。
伴隨業績的下跌,2024年6月末鮑無可管理基金規模達到271.86億元的頂峰後,連續四個季度發生規模下滑,截至一季度末規模僅剩162.07億元,較高峰期下降40.38%,同比下降24%。
以離任前管理產品規模最高的景順長城邊際價值為例,產品於2020年8月成立,2024年二季度末規模曾達到頂峰,達93.66億元,盡管A股市場2024年末表現較好,但該產品此後連續下滑,截至一季度末規模已經跌至51.73億元。
在2024年底的一次公開路演中,鮑無可曾表示,2025年的市場環境大概率與2024年類似,需要通過深入研究自下而上精選個股,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努力為持有人創造收益。
其中,劉蘇為北京大學理學碩士,擁有20載證券、基金從業經驗。此前曾在華潤信托擔任信托經理、鵬華基金高級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和基金經理等職務。
2015年5月,劉蘇加入景順長城,一路從基金經理成長為研究部掌舵人,執掌155.2億元的規模,以“一拖十”的高壓操作挑起產品管理的重擔,年化回報12.4%,波動率19.95%,表現優於72%同類基金,最大回撤16.79%,高於56%的同類基金。
張仲維的投資履曆則非同尋常,曾任職於中國台灣元大寶來基金國際投資部。2013年,在智能手機浪潮高漲、台灣半導體日益繁榮之際,張仲維來到大陸,先後加盟了華潤元大、寶盈基金;2023年5月他轉戰景順長城基金,同年11月起擔任股票投資部總監、基金經理,接手景順長城優質成長。
2024年,張仲維創造了32.15%的收益率,是科技領域的一員猛將。Wind數據顯示,張仲維在管4隻產品規模80.67億元,年化回報12.25%,高於滬深300的9.88%。
另一位基金經理鄒立虎,擁有廣東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學位,特許金融分析師會員,加入景順長城前,曾在多家期貨公司擔任研究員。2017年9月加入景順長城後,鄒立虎累計任職時間7年半,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225.17億元,管理的基金類型多樣,包括混合型和債券型,可以看到他擁有跨資產類別投資的能力,同時注重長期持有和風險控製,在管基金年化回報6.12%。
接管鮑無可8隻產品的4位基金經理,僅王勇任職景順長城時間短,2022年9月進入景順長城至今僅兩年半的時間,不過已經迅速擔任公司總經理助理、首席資產配置官、養老及資產配置部總經理等要職。
2023年9月,王勇開始擔任景順長城基金經理,在管4隻基金,包括混合型和債券型,年化回報-0.49%,跑贏滬深300基準,2隻產品任職回報為負,其中景順長城頤心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管理的時間最長,任職回報為-7.48%。
四位基金經理中,劉蘇注重分散價值策略,張仲維擅長科技板塊,鄒立虎專攻周期股,王勇則負責資產配置。
整體來看接任者經驗豐富,但風格各異。若市場轉向成長或周期風格,鄒立虎、張仲維的專長可能會帶來超額收益;如果市場延續震蕩,劉蘇的價值派、王勇分散投資或更占優。四位投研老將能否續寫投資傳奇,值得期待。
然而,從整個基金經理團隊來看,Wind數據顯示,目前景順長城擁有52名基金經理,除了已離任的鮑無可,景順長城僅有楊銳文、張仲維近三年投資經理指數回報為正,其餘皆以負收益“拖後腿”。
其中,2015年4月起開始擔任景順長城股票投資部基金經理、如今身為公司副總經理的劉彥春,即便在2024年“9.24”普漲行情加持下,其所管產品業績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近三年淨值仍普遍回撤超20%。
從近一年回報看,劉彥春管理的6隻產品業績表現不佳,景順長城鼎益A和C,近一年業績下跌嚴重,分別為-14.03%、-14.5%。劉彥春的成名作,景順長城新興成長A,近一年回報率為-13.77%。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劉彥春管理的基金年化回報5.25%,高於滬深300的-1.91%。盡管年化回報為正,但劉彥春也麵臨職業生涯最嚴峻的考驗。目前在管基金規模410.2億元,距離其2021年二季度高光時刻的1163億元的規模,已經下跌65%。
獨角金融梳理發現,景順長城管理主動權益類年化回報超過10%的基金經理有農冰立、張仲維、劉蘇、楊銳文、曾理、董晗等,業績表現同樣優秀。
不管是在景順長城,還是其他基金公司,均會有不同風格與定位的基金經理和基金產品,投向的板塊。眾多基金中,如何選擇成為基民麵臨的問題。賺自己認知範圍內的錢。這句話適用於基金經理,同樣適用於普通投資者。
聲明:本網站尊重並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黄色麻豆视频网站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黄色麻豆视频网站,黄色麻豆视频网站會及時刪除。吃瓜網郵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郵箱謝謝!
舉報郵箱:yuzhibolangzi@gmail.com